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 2025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依托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實驗室由原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網絡化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實質性重組而成,2024年底獲科技部正式批準建設。實驗室始終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開展機器人學基礎前沿研究為己任,致力于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家安全、重大科學工程提供所需的機器人技術與系統。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實驗室將聯合各科研機構,構建以本實驗室為核心的協同創新網絡,整合優勢資源,促進信息共享與協同研究,推動我國先進機器人技術與智能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現正式發布《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2025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一、資助方向
2025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圍繞以下七個方向進行資助:
方向一、微納米機器人前沿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類生命制造技術、靶向遞藥技術、納米機器人精準導航技術、微納米尺度精確可控制造技術、集群協同技術、微納米尺度量測分析表征技術等。
方向二、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系統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感知、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關鍵技術、靈巧高精度操作控制、視覺語言大模型、具身智能導航、復雜任務自主決策等。
方向三、智能醫療機器人系統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多機器人協同系統研究、力觸覺反饋控制技術、柔性控制技術、腦機接口融合技術、康復輔助技術、人機協同控制、信號量化評估方法、生機電融合技術等。
方向四、特種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煤礦機器人關鍵技術、液壓機器人關鍵技術、高海拔無人科考、極端環境適應性技術、自主決策系統、多集群協同感知技術、智能自主決策等。
方向五、面向海洋探索的智能自主機器人系統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海洋運動控制研究、海洋機器人智能化設計與應用、海洋機械手驅動控制方法研究、多模型控制自主作業研究、海洋場景自主感知技術、海洋安全控制研究等。
方向六、空天智造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空間環境感知研究、非結構下環境靈巧操控技術、航天航空協同裝配控制、視觸覺反饋技術、自主導航與路徑規劃、在軌制造技術等。
方向七、面向智能制造的工業互聯網信息物理安全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工業互聯網安全威脅監測技術、工業互聯網主動安全控制、工業互聯網安全運維與故障診斷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漏洞挖掘等。
二、申請條件
1、申請人必須為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以外的科研人員;
2、申請人需具有博士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
3、申請人應具有獨立或牽頭完成課題既定成果的能力;
4、承擔本實驗室在研開放課題的科研人員不得重復申報;
5、鼓勵優秀青年學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0歲)申請;
6、申請人需聯合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合作申報,以確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持續性,鼓勵高校、企業及國際團隊跨單位合作。
三、?資助說明
1、?資助額度?:2025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金額5-10萬元。
2、研究周期:2025年9月1日-2027年8月31日。
四、成果管理
課題成果(論文、專利、獲獎等)須標注“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課題(課題編號:########)。英文為: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botic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No:########);同時在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單位的位置上標注實驗室名稱(不限完成單位排序)。本實驗室全稱為:“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英文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botic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
五、經費管理
開放課題經費嚴格按《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執行,主要用于設備費、業務費和勞務費。
六、?結題要求?
與實驗室合作發表SCI論文1-2篇,并標注由本課題資助;對實驗室開放研究成果相關程序接口及數據集;完成結題報告、經費支出報告和提交成果清單。
七、受理方式
請各位申請人于2025年8月10日前提交開放課題申請PPT(帶錄音)和開放課題申請書。
開放課題PPT和申請書要包含1)和實驗室研究工作的互補性;2)對實驗室研究工作的促進性;3)考核指標里要明確發表高水平論文情況;4)PPT時間不超過8分鐘;5)申請書電子版請提交個人簽名并由院系加蓋公章的掃描件。
PPT和申請書電子版發送至:zhangchan@sia.cn 。紙版申請書(簽字蓋章件)一份請郵寄至:遼寧省沈陽市南塔街114號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張老師收,聯系方式:024-23970130。????????????
八、?其他
?1、申請材料需真實有效,如發現學術不端行為將取消資格并通報;
2、本指南最終解釋權歸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所有。
九、附件
《2025年度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
附件下載: